本文目錄一覽:
- 1,、三峽大壩泄洪的新聞報道
- 2,、湖北長江宜昌段洪水潰堤視頻是真的嗎?
- 3,、下游洪澇為什么三峽還泄洪
三峽大壩泄洪的新聞報道
三峽大壩最大洪峰最多開11孔泄洪,。新華社宜昌7月3日,,7月3日上午,,今年汛期長江第一次洪峰抵達三峽水域,。按照長江防總的調(diào)度,,三峽大壩今年首次開啟閘孔下泄洪水,。
自從今年進入了梅雨汛期以來,,長江各段都在不同的時間內(nèi)遭受了暴雨的襲擊,長江多河流水位不斷上漲,,導致全國多地出現(xiàn)了洪澇災害,。8月19日,長江重慶段迎來最大洪峰,,重慶主城受到嚴重影響,,8月20日三峽大壩迎來建造以來最大洪峰,開11孔進行泄洪,。
月7日,,三峽大壩三孔泄洪。聶爽 攝 9月7日14時,,三峽大壩三孔下泄流量31300立方米每秒,。
年7月23日,三峽樞紐啟動了7個泄洪深孔,,以應對長江上游激增的流量,,每秒達到6萬立方米。據(jù)防汛部門預測,,7月24日20時左右,,流量高達7萬立方米的洪峰將抵達三峽大壩,規(guī)模與2010年的最大洪峰相當,。這一洪峰對三峽大壩的防洪功能是一次嚴峻考驗,。
九孔泄洪是指三峽大壩通過9個泄洪孔進行水的泄洪。當長江流域降雨過多時,,大壩水位會急劇上漲,,超過安全水位,此時開啟泄洪孔進行泄洪,,可以有效減輕大壩的水壓,,保障大壩的安全運行。據(jù)了解,三峽大壩九孔泄洪的最大泄洪能力為每秒17萬立方米,。
湖北長江宜昌段洪水潰堤視頻是真的嗎?
1,、因為荊江河道特別彎曲,有九曲回腸的稱號,。荊江成災的自然原因是河道特別彎曲,,故有“九曲回腸”之稱。荊江段的河床也被上游帶來的泥沙抬高了,,而且上游有川江(宜賓至宜昌)大量江水匯入。1998年大水有偶然因素,,那年雨帶沒有及時北上,,而是停留在長江上,導致長江全流域進入雨季,。
2,、河道非常曲折,尤其是自湖北枝江到湖南城陵磯一段,,古稱荊江,,素有「九曲回腸」之稱。由于流速緩慢,,泥沙淤積多,,每當汛期來臨,極易造成潰堤泛濫災害,,自古有「萬里長江,,險在荊江」的說法。從宜昌到蕪湖一段,,兩岸湖泊極多,,其中以洞庭湖和鄱陽湖最大。洞庭湖是長江的天然水庫,。
3,、從地理學角度來說,不會對河南產(chǎn)生影響,,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,,而河南的就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北,屬于黃河水系范圍,。對于重慶來說,,影響也不大,可能河流水位會有一定下降,,但是整體影響不大,,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重慶位于三峽水庫的上游。
4、由于流速緩慢,,泥沙淤積多,,每當汛期來臨,極易造成潰堤泛濫災害,,自古有“萬里長江,,險在荊江”的說法。從宜昌到蕪湖一段,,兩岸湖泊極多,,其中以洞庭湖和鄱陽湖最大。洞庭湖是長江的天然水庫,。江水入江蘇后,,因受山勢所阻,向東北繞過寧鎮(zhèn)山地,。
5,、干流全長6300余公里,長度居世界第三位,;流域面積180余萬平方公里,。
下游洪澇為什么三峽還泄洪
1、因為三峽已經(jīng)儲存不下了,,位于湖北宜昌地區(qū)的三峽大壩開啟了兩個深孔加大泄洪,,出庫水量從原來的5萬立方米每秒左右,提升到了5萬立方米每秒鐘,。三峽大壩是一個水電站,,平時所有的水在出庫時會經(jīng)過發(fā)電機組來發(fā)電。而泄洪是指水庫中的水不通過發(fā)電機組,,直接從大壩流向下游,。
2、有泄洪,,泄洪即往下游補水湖北宜昌三峽大壩為了應對高溫干旱影響,,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8月16日發(fā)布調(diào)度令,調(diào)度三峽水庫于當日12時起向長江中下游泄洪初步測算,,三峽水庫加大下泄,,未來5天將為長江中下游補水約5億立方米。
3,、強烈的降雨,,再加上排水能力不佳,造成了武漢以及長江下游地區(qū)泛濫成災的主要原因,。而不是三峽大壩泄洪造成的,,更不是三峽大壩沒有承擔起防汛的功能。事實上,此次武漢的洪災可謂是天災人禍共同作用的結果,。
4,、長江中下游發(fā)生洪災三峽大壩還要泄洪是為什么?我覺得進行泄洪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事情,,因為一個大壩的出水量是固定的,,如果要是承載了過多的水的話,就有可能會對大壩產(chǎn)生不良的影響,。